指男女欢会之所。
引南唐 张泌 《妆楼记》:“朱子春 未婚先开房室,帷帐甚丽以待其事。旁人谓之待闕鸳鸯社。”
《全元散曲·一枝花·盼望》:“晓行藏知起倒翻身跳出鸳鸯社能进退识高低大步衝开狼虎穴。”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鸳鸯社散之日,茫茫回首旧事皆空。”
鸳 [ yuān ] 1. 〔~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如“~~剑”。简称“鸳”,如“~侣”(喻夫妻)。 2. (鴛) [更多解释]
鸯 [ yāng ] 1. 〔鸳~〕见“鸳”。 [更多解释]
社 [ shè ] 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如 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2. 团体或机构。 如 报社。结社。 [更多解释]
答:鸳鸯社的拼音是:yuān yāng shè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鸳鸯社 的发音
答:鸳鸯社的意思是:指男女欢会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