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劳动报酬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
引叶圣陶 《火灾·旅路的伴侣》:“他赶到 杨二嫂 家里口称要先取缝衣的工资大洋五角。”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要说照顾的话我不能算不照顾你--一月二十万工资还是提奖,难道还不算很大的照顾吗?”
工资(Wages)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工 [ gōng ]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如 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 如 工业。工业革命。 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 如 工作。工厂。竣工。 4. 工作量。 如 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5. 技术和技术修养。 如 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6. 细致,精巧。 如 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 如 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8. 善于,长于。 如 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更多解释]
资 [ zī ] 1. 财物,钱财。 如 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 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 如 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 3. 供给,帮助。 如 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 4. 智慧能力。 如 资质。天资。 5. 出身和经历。 如 资格。资历。 6. 姓。 [更多解释]
答:工资的拼音是:gōng z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工资 的发音
答:工资的意思是:劳工从事工作而由雇主以现金或实物等方式给付的报酬。
答:工资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公子,弓子,宫紫,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