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后汉书·桓帝纪》:“八月庚子詔减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与冬衣;其公卿以下给冬衣之半。”
唐•白居易 《秋霁》诗:“冬衣殊未製夏衣行将绽。”
宋•丁谓 《丁晋公谈录》:“无了期无了期!春衣纔了又冬衣!”《当代》1983年第1期:“山坳、阴坡、屋脊已经积有白雪一早一晚,街头行人多半穿上冬衣年岁大的已披上皮裘。”
冬 [ dōng ] 1. 一年中的第四季。 如 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 2. 姓。 3. 象声词,敲鼓声。 如 战鼓冬冬。 [更多解释]
衣 [ yī ]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如 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如 炮衣。糖衣。肠衣。 3. 姓。 [更多解释]
答:冬衣的拼音是:dōng yī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冬衣 的发音
答:冬衣的意思是:冬季所穿的衣服。
答:冬衣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动议,东夷,东裔,动意,董役,洞溢,动移,董一,东易,迵异,洞疑,恫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