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的粮食。
引唐•沉亚之 《学解嘲对》:“客有以今廩食之不充漕輓不胜於弊,是劳远而堕近以为问者。”
宋•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然彼空虚已久絶无储积,急难之时将何以备?宜以将有朝陵之名渐营廩食。”
公家供给口粮。
引《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 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廩食以数百人。”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廩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
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廪食是汉语词汇,
拼音:lǐn si,
释义:1、仓储的粮食。2、公家供给口粮。3、指公家供给的粮食。
廪 [ lǐn ] 1. 米仓,亦指储藏的米。 如 仓廪。廪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廪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 2. 积聚,郁结。 如 “廪于肠胃”。 [更多解释]
食 [ shí ] 1. 吃。 如 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 如 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 如 “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如 日食。月食。 食 [ sì ] 1. 拿东西给人吃。 如 食母(乳母)。 食 [ yì ] 1. 用于人名。 如 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更多解释]
答:廪食的拼音是:lǐn shí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廪食 的发音
答:廪食的意思是:官府发给的粮食。
答:廪食的近音词、同音词有:临时,瞵视,鳞施,麟史,蔺石,林氏,临事,临使,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