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荆蓁”。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引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
一本作“荆蓁”。 唐•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比喻艰危,困难。
比喻恶人。
引元•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芥蒂;不快。
引明•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荆榛,汉语词汇。
拼音:jīnɡ zhēn
释义:1、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3.比喻艰危,困难。4.比喻恶人。5.芥蒂;不快。
荆 [ jīng ]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 如 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 如 负荆请罪。 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 如 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如 拙荆。山荆。荆妻。 5. 姓。 [更多解释]
榛 [ zhēn ] 1.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2. 丛杂的草木。 如 榛芜。莽榛。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 [更多解释]
答:荆榛的拼音是:jīng zhē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荆榛 的发音
答:荆榛的意思是:①.亦作“荆蓁”。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②.谓没入荒野,指逝世。③.比喻艰危,困难。④.比喻恶人。⑤.芥蒂;不快。
答:荆榛的近音词、同音词有:精真,荆蓁,旌甄,京镇,静贞,静镇,惊震,惊枕,径畛,警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