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
古粮仓名。又名 兴洛仓。隋 大业 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 河南省 巩县 东南。因地处旧 洛水 入 黄河 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 大业 十三年(公元617年), 瓦岗 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 洛口城,周围四十里。 唐•开元 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 洛口仓 于此。
引《通鉴考异·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引《革命记》:“密 説 让 曰:‘ 洛口仓 米逾巨亿请公发一札之令,使 密 奉之,告诸道英雄,就仓喫米,必当云合响应受命於公,然后称帝号以定中原。’”
洛口粮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
洛 [ luò ]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 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雒”。 [更多解释]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
仓 [ cāng ] 1.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 如 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2. 匆忙。也作“~猝”。 3. 姓。 [更多解释]
答:洛口仓的拼音是:luò kǒu cā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洛口仓 的发音
答:洛口仓的意思是: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