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zhì héng,指两方或以上形成一种相互制约但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制衡最开始源于商鞅的“法者国之权衡也。”。但也有一种说法制衡最早源于《管子、轻重》: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意思是,通过创造新的规则达到有利于自己的一种新的平衡。
制 [ zhì ] 1. 规定。 如 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 2. 限定,约束,管束。 如 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 3. 法规,制度。 如 民主集中制。公有制。 4. 造,作。 如 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如 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 6. 古代帝王的命令。 如 制诰。 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更多解释]
衡 [ héng ] 1. 秤杆,泛指秤。 如 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 2. 称量。 如 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3.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 如 权衡。衡情度理。 4. 平,对等。 如 平衡。均衡。 5. 指北斗星。 如 衡汉(北斗星和银河)。 6. 古同“横”,纵横。 [更多解释]
答:制衡的拼音是:zhì héng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制衡 的发音
答:制衡的意思是:①.加以适当的控制,以保持平衡。②.将政府治权分属几个不同的机构,各机构权力的行使,都受到其他机构的约制,以免独断。
答:制衡的近音词、同音词有:鸷横,忮横,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