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切得很薄的羊肉片放入沸水中稍烫一下蘸佐料吃,这种羊肉叫“涮羊肉”。 北京 的吃法最有名。因一般常用燃炭的紫铜暖锅故又称“涮锅子”。
引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是的他觉到自己的充实与伟大只要努力活动一下吃涮羊肉是毫无问题的。”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正阳楼 的涮羊肉 便宜坊 的挂炉鸭。”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
《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公元1854年北京前门外正阳楼开业,是汉民馆出售涮羊肉的首创者。其切出的肉“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使这一美味更加驰名。
涮 [ shuàn ] 1. 摇动着冲刷,略微洗洗。 如 涮瓶子。 2. 把肉片等放在滚水里烫一下就取出来蘸作料吃。 如 涮羊肉。涮锅子。 3. 耍弄,骗。 如 别涮我啦。 [更多解释]
羊 [ yáng ]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 如 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羊 [ xiáng ] 1. 同“祥”,吉祥。 [更多解释]
肉 [ ròu ]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 如 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 如 桂圆肉。冬瓜肉厚。 3. 果实不脆,不酥。 如 肉瓤西瓜。 4. 行动迟缓,性子慢。 如 做事真肉。 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更多解释]
答:涮羊肉的拼音是:shuàn yáng ròu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涮羊肉 的发音
答:涮羊肉的意思是:一种把羊肉片放在沸汤里烫熟后,沾著佐料吃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