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若将祭祀则各以其服授尸。其庙,则有司脩除之。其祧,则守祧黝堊之。”
唐•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
守祧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ǒu tiāo,指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
守 [ shǒu ] 1. 保持,卫护。 如 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2. 看管。 如 看守。守护。 3. 在一个地方不动。 如 守株待兔。留守。 4. 遵照。 如 遵守。守法。守时。 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 如 保守。因循守旧。 6. 呆在一起。 如 厮守。 7. 节操。 如 操守。 8. 靠近,依傍。 如 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9. 古代官名。 如 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10. 姓。 [更多解释]
祧 [ tiāo ] 1. 古代称远祖的庙。 2. 承继先代。 如 承祧。一子兼祧。 3.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 如 不祧之祖。 [更多解释]
答:守祧的拼音是:shǒu tiāo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守祧 的发音
答:守祧的意思是:①.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②.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
答:守祧的近音词、同音词有:收条,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