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滴下的水很快就结冻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宋・钱易・南部新书丁》:“严冬沍寒,滴水成冻。”亦作“滴水成冰”。
①.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 如: 滴眼药。滴落。滴翠。水滴石穿(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亦作“滴水穿石”)。滴漏(漏壶)。
②.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 如: 水滴。汗滴。
③.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 如: 滴水不漏。两滴墨水。
①.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 如: 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②. 河流。 如: 汉水。湘水。
③.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④. 液汁。 如: 水笔。墨水。
⑤.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 如: 贴水。外水。肥水。
⑥. 指洗的次数。 如: 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⑦. 姓。
①. 做好,做完。 如: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②.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如: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③. 变为。 如: 长成。变成。
④. 可以,能行。 如: 成,就这么办。
⑤. 称赞人能力强。 如: 他办事麻利,真成。
⑥. 够,达到一定数量。 如: 成年累(lěi )月。
⑦. 已定的,定形的。 如: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⑧. 十分之一。 如: 增产三成。
⑨. 平定,讲和。 如: “会于稷,以成宋乱”。
⑩. 姓。
①.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如: 冻结。冻害。冻馁。
②. 汤汁凝成的胶体。 如: 鱼冻。肉冻。
③.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 如: 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