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定语;形容年轻貌美。
例子: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
形容面貌、气色皎好。《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①.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 如: 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
②.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 如: 齿轮。锯齿。梳子齿儿。
③.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 如: 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④. 并列。 如: 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⑤. 谈到,提及。 如: 齿及。不足齿数。
⑥. 触。 如: 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①.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如: 白色。白米。
②. 明亮。 如: 白昼。白日做梦。
③. 清楚。 如: 明白。不白之冤。
④. 纯洁。 如: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⑤.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如: 空白。白卷。
⑥.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如: 白忙。白说。
⑦. 没有付出代价的。 如: 白吃白喝。
⑧. 陈述。 如: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⑨. 与文言相对。 如: 白话文。
⑩. 告语。 如: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⑪. 丧事。 如: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⑫. 把字写错或读错。 如: 白字(别字)。
⑬. 政治上反动的。 如: 白匪。白军。
⑭.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白族。白剧。
⑮. 姓。
①.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 如: 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①. 像鲜血的颜色。 如: 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②.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 如: 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③. 喜庆。 如: 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④. 象征革命。 如: 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⑤. 指营业的纯利润。 如: 红利。分红。
⑥.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 如: 红学。
①.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