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注音: ㄏㄨㄤˇ ㄖㄢˊ ㄉㄚˋ ㄨˋ
    样式:ABCD式
    感情:中性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类型:偏正式

    恍然大悟的意思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
    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例子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正音”,读作“huǎng”,不能读作“guāng”。

    辨形”,不能写作“”;“”,不能写作“”。

    辨析恍然大悟”和“豁然开朗”;都含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豁然开朗”除此以外;指“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恍然大悟”没有此意。

    谜语 展示谜底 (谜底: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的详细解释

    【释义】

    猛然醒悟过来。语本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豁然大悟”、“豁然贯通”、“豁然开朗

    【典源】

    唐・高彦休《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

    耕人垦田得古铁器曰盎,……隐隐有古篆九字带盎之腰。曲阜令不能辨,兖州有书生姓鲁,善八体书,子男召致于邑,出盎示之,曰:“此大篆也,非今之所行者。惟某颇尝学之,是九字曰『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邑宰大奇其说,及以篆验则字势存焉,乃辇致于河东公之门。公以为麟经时物,得以为古矣,宝之犹钟、玦、郜鼎也。……独刘舍人蜕以为非当时之物,乃近世矫作也。公不悦曰:“果有说乎?”紫微曰:“某幼专邱明之书,齐侯小白谥曰桓公,九合诸侯,取威定霸,葵邱之会是第八盟。按礼经,诸侯五月而葬,同盟至。既葬然后反虞,既虞然后卒哭,卒哭然后定谥,则葵邱之会实在生前,不得以谥称之,此乃近世矫作也。”[1]恍然始悟,[2]击碎,然后举[3]尽欢而罢。

    注解

    [1]裴公:裴休(公元791—846),字公美,唐孟州济源人。曾官宰相,善文章,工书,以欧、柳为宗。

    [2]立命:立刻下令。

    [3]爵:古代一种饮酒的器具。形状略似雀,下有三只脚。

    【典故】

    “恍然大悟”原作“恍然始悟”。据唐人高彦休的《唐阙史・卷上・裴丞相古器》载,唐时裴丞相好古物,当时在曲阜有一个农人在耕田时挖到一个叫“”(一种大腹敛口的盆)的古铁器,环腰隐约现出九个古篆。曲阜令无法辨识,就找了一个精通秦代八种书体的鲁姓书生来看。书生说:“这些字是大篆,不是现在通行的文字。这九个字是:『齐桓公会于葵邱岁铸』。”曲阜令就将这件春秋时代的古物献给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视之为宝物。有一天,裴丞相设宴和门生聚会,大家围著看这件古宝,赞美之声此起彼落,只有刘蜕认为那不是古宝,而是近代的赝品。裴丞相很不高兴,要刘蜕说出理由。刘蜕说:“齐侯小白死后,谥号是「桓公”。他九合诸侯,完成霸业。葵邱之会是第八盟。当时齐侯尚健在,是不可能用谥号称呼的。」裴丞相听了,“恍然始悟”,令人把盎击碎,和门生们继续把酒言欢。“恍然大悟”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恍然始悟”演变而出,用来指猛然醒悟过来。

    【书证】

    • 01.《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 02.《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东廊僧在)蒲团上静坐了三昼夜,坐到那心空性寂之处,恍然大悟。”
    • 03.《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马二先生恍然大悟:『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胡三公子!幸得胡家时运高,不得上算。』”
    • 04.《红楼梦》第九五回:“(王夫人)便道:『这不用说了。他那玉原是胎里带来的一种古怪东西,自然他有道理。想来这个必是人见了帖儿照样做的。』大家此时恍然大悟。”
    • 05.《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毕竟戴大理胸有邱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个缺,就葬送在他这几句话上了!』”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我听了这话,不觉恍然大悟。正是:回首前情犹在目,顿将往事一撄心。”

    【用法】

    语义猛然醒悟过来。

    类别用在“突然领悟”的表述上。

    例句

    经过警方的说明,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真凶是谁。

    经老师的耐心指点后,我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原来错得相当离谱。

    听了妻子的说明,他才恍然大悟,说:“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

    这件事我本来弄不清楚,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当然不再反对。

    经过老师的剀切晓谕,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父母的严格管教,都是出于关爱。

    【辨识】

    同义豁然贯通”及“恍然大悟”都有领悟了解的意思。

    异义豁然贯通”侧重于对事物全盘了解;“恍然大悟”侧重于猛然醒悟的理解,通常带有惊叹的情绪。

    例句
    豁然贯通恍然大悟例句
    我亲自到埔里参观了手抄纸厂之后,对宣纸的制作过程才豁然贯通
    这件事我本来弄不清楚,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当然不再反对。

    翻译


    1. suddenly realize
    2. はっと悟る
    3. plǒtzlich Zusammenhǎnge begreifen(auf einmal etwas verstehen)
    4. приходить в себя
    5. comprendre,voir soudainement

    恍然大悟字义分解


    读音(huǎng), 心部,共9画

    ①. 忽然。 如: 恍然大悟。

    ②. 仿佛。 如: 恍如隔世。恍惚。

    读音(rán), 火部,共12画

    ①. 对,是。 如: 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②. 以为对,答应,信守。 如: 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③. 这样,如此。 如: 当然。然后。然则。

    ④.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⑤.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 如: 显然。忽然。飘飘然。

    ⑥. 同“燃”。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㈠ 大 [ dà ]

    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②.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③.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④.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⑤.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⑥.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⑦.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⑧.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⑨.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㈡ 大 [ dài ]

    ①. 〔~夫〕医生(“夫”读轻声)。

    ②.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㈢ 大 [ tài ]

    ①. 古通“太”。

    ②. 古通“泰”。

    读音(wù), 心部,共10画

    ①. 理解,明白,觉醒。 如: 醒悟。领悟。参(cān)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

    “悟”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逆接)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