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
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两者之间比较。
例子: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迥然不同。(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正音:“迥”,读作“jiǒng”,不能读作“huí”。
迥然,相差很大的样子。“迥然不同”指彼此不同,相差很大。※#语或出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截然不同”
韵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渊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韩退之是也。意气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2][3]以〈古诗〉第一,[5]次之,此论诚然。观子建“明月照高楼”、“高台多悲风”、“南国有佳人”、“惊风飘白日”、“谒帝承明庐”等篇,铿锵音节,抑扬态度,温润清和,金声而玉振之,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与《三百五篇》异世同律,此所谓韵不可及也。
[1]典故或见于宋・朱熹〈答程允夫书〉其四。
[2]钟嵘:?∼公元518?,字仲伟,南朝梁颍川人,南朝齐、梁的文艺批评家。好学有思理,历仕南朝之齐、梁。曾品评汉魏至梁一百二十余诗人之诗作,论其优劣,分为上、中、下三品,著成《诗品》,与《文心雕龙》并称。
[3]《诗品》:南朝梁钟嵘撰,共三卷。品评古今五言诗,自汉、魏至梁,共一百二十余人,论其优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古诗:指流传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之两汉无名五言诗。其作者、作年、时代、篇目等,众说纷纭,难以详考,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5]子建:曹植(公元192—232),三国时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岁能属文,甚得武帝宠爱。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陈王。植才思敏捷,词藻富丽,尤长于诗。六朝诗人多受其影响,谢灵运尝言
“迥然不同”的“迥然”,形容相差很大的样子。“迥然不同”就是指彼此不同,差异很大。此语见用于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张戒,字定复,一字定夫,南宋绛州人。在艺术风格上强调含蓄蕴藉,主张好诗应该具备“意”、“味”、“气”、“韵”四个要素。他认为“意”、“味”可以学而致之,至于“气”之强弱及“韵”之高下,则是属于作家气质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强求。在其著作《岁寒堂诗话》卷上提到,曹植、陶渊明、李白、韩愈及杜甫在这四个要素中各有其优越之处,为他人所不及。自古以来,文章的形式、内容差异很大,甚至完全不同,但钟嵘的《诗品》以古诗为历代诗作中的第一,曹植的诗作次之,这样的见解确实有其理由。因为古诗可视为后代各家诗风的源头,而曹子建诗风最近古诗。张戒在原文中就用了“文章古今迥然不同”一语。后来“迥然不同”的成语可能由此演变而出。
语义彼此不同,相差很大。
类别用在“差异极大”的表述上。
①佛教徒与天主教徒对人生的想法迥然不同。
②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有著迥然不同的书写方式。
③他的想法很有见地,与时下的年轻人迥然不同。
④对于这件事,小王和小明有著迥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⑤这对双胞胎虽然长得很像,但个性和兴趣却迥然不同。
⑥他们都很有才华,但一个扬名立万,一个却没没无闻,际遇迥然不同。
⑦他的作品采用了与传统迥然不同的创作方式,获得了读者极大的回响。
⑧他们两人的研究对象虽然一样,但是写出来的研究报告结论却迥然不同。
同义“迥然不同”及“截然不同”都有大不相同的意思。
异义“迥然不同”有时会用来形容两者差异极大;“截然不同”则为两者绝不相同。
形音迥,音jiǒng。迥然,相差很大的样子。不可写作“回”。
迥然不同 | 截然不同 | 例句 |
---|---|---|
✅ | ✅ | 他们两人的研究对象虽然一样,但是写出来的研究报告结论却迥然不同。 |
❌ | ✅ | 黑白这两种颜色截然不同,极易分别。 |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