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火烧。
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人的焦急心情。
例子:魏巍《东方》第四部第20章:“尤其是他一口饭不吃,使老妈妈忧心如焚。”
正音:“焚”,读作“fén”,不能读作“fēn”。
辨析:“忧心如焚”和“忧心忡忡”都有十分忧愁不安的意思。但“忧心忡忡”偏重于“忧愁”;“忧心如焚”偏重于“焦急”;表示忧虑;焦急到了极点。
谜语: 油烧心 (谜底:忧心如焚)
故事: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骄奢淫逸,昏庸无道,增加赋税,加重百姓的负担,人们只好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大臣家父看到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如焚。他特地写诗上谏周幽王,希望能够减轻百姓负担,让他们休养生息。周幽王对此置之不理。
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形容非常焦急忧虑。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忡忡”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1],不敢[2]。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1]惔:音tán,焚烧。
[2]戏谈:戏谑、开玩笑。
“忧心如焚”原作“忧心如惔”,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讽刺当时太师尹氏的诗,尹太师位极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却不能替人民谋福祉,贪污乱政,使国家陷入危难。“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是说每个人对于国家目前的情势都忧心忡忡,对于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戏玩谈笑,国家将灭,而位高权重的尹太师怎么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职责呢?“惔”是烧灼的意思,诗人使用“忧心如惔”形容人民对国家情势的焦虑,内心如被火烧灼般。后来“惔”改用成“焚”,也是烧灼、焚烧之意,“忧心如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焦急忧虑。出现“忧心如焚”的书证如三国魏・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
语义形容非常焦急忧虑。
类别用在“焦虑急躁”的表述上。
①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②所有人都忧心如焚地等待著,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③看到儿子病得如此严重,做母亲的,怎不忧心如焚?
④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脱离险境,这位忧心如焚的母亲也松一口气。
⑤国家将亡,政客们仍互相斗争不休,有志之士如何能不忧心如焚?
同义“忧心如焚”及“忧心忡忡”都有非常忧虑的意思。
异义“忧心如焚”侧重于为眼前的事而焦急忧虑;“忧心忡忡”侧重于为可能发生的事而忧虑担心。
忧心如焚 | 忧心忡忡 | 例句 |
---|---|---|
✅ | ❌ | 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 |
❌ | ✅ | 小明每天无所事事,不求上进,父母对他的未来忧心忡忡。 |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