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暮春景色。
形容花朵枯萎凋谢而枝叶茂密繁盛。《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画桥流水词》:“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亦作“绿肥红瘦”。
①. 像鲜血的颜色。 如: 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②.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 如: 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③. 喜庆。 如: 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④. 象征革命。 如: 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⑤. 指营业的纯利润。 如: 红利。分红。
⑥.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 如: 红学。
①.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①.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 如: 瘦溜(“溜”读轻声)。瘦弱。瘦小。瘦削。瘦俏。瘦长(cháng )。瘦瘪。消瘦。清瘦。瘦骨嶙峋。
②. 衣服鞋袜等窄小。 如: 这条裤子太瘦了。
③. 细削,单薄。 如: 字小而瘦。
④. 土地瘠薄。 如: 瘦瘠。
⑤. 遒劲有骨力。 如: 书贵瘦硬。水清石瘦。
①.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 如: 绿色。绿叶。绿灯。绿化。绿洲。绿茶。绿地。绿茸茸。绿水青山。
①.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 如: 绿林。绿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①.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 如: 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②. 土质含养分多的。 如: 肥沃。肥美(a.肥沃;b.肥壮、丰美)。
③.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 如: 肥料。肥力。
④. 使田地增加养分。 如: 肥田。
⑤. 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 如: 肥大。肥瘦儿。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