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推辞;就:靠拢;接受。
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愿意,表面推辞。
例子:与其学那俗态,半推半就,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正音:“推”,读作“tuī”,不能读作“duī”。
歇后语: 大闺女上花轿 —— 半推半就
谜语: 1. 扰 (谜底:半推半就)
2. 掠 (谜底:半推半就)
就,本指到职、就位,俯就。引申为依随,顺从的意思。“半推半就”形容假意推辞终久俯允的样子。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
但蘸著些儿麻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1],又惊又爱,[2][3][4]。
[1]就:本指到职、就位,俯就。引申为依随,顺从的意思。
[2]檀口:明・陈继儒《枕谭・檀晕》
[3]揾:音wèn,本是用手按住,后用嘴抵住、贴住也叫揾。
[4]香腮:美人的面颊。腮,音sāi。
就,依顺,顺从的意思。“半推半就”一词出自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后来多见于明清小说之中,如《二刻拍案惊奇》、《镜花缘》。故事里,透过红娘的居中帮忙,崔莺莺和张君瑞得以在夜里无人时私会西厢房。两人在房中互诉衷情时,崔莺莺在半推半就之下,让张君瑞吻了她的腮颊。这里的“半推半就”是用来形容崔莺莺当时的心情,意指她心中早已同意,但表面上却不答应,表现出推辞、害羞的情态。后来“半推半就”被用来形容假意推辞的样子。
语义形容假意推辞的样子。
类别用在“假意推却”的表述上。
①老王半推半就地,最后还是收下了钱。
②经过一番半推半就,他还是收下礼物。
③他先半推半就,然后才道谢坐了下来。
④你喜欢这个东西就收下,不喜欢就拒绝,何必半推半就的?
⑤对这件差事,老李虽然口有怨言,但内心必定喜欢,最后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