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
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独一无二的方法。
例子: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正音:“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谜语: 险超俄国迎凯旋 (谜底:不二法门)
佛教用语。不二,不是两个极端;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指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所以“不二法门”是指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后用“不二法门”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1]无[2],离诸问答,是为入[3][4]。”于是[5]问[6]:“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1]示:开示。
[2]识:知道、了解。
[3]不二:指不是两个极端。
[4]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
[5]文殊师利:佛教菩萨名,生卒年不详,简称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相传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
[6]维摩诘:僧人,生卒年不详。维摩诘为胡语的音译。意译为“净名”、“无垢称”。为《维摩诘经》的主角。
不二,不是两个极端,也就是唯一,绝对的。法门,指修行者所从入的门径。不二法门,就是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在《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叙述众菩萨阐述各自对“入不二法门”的见解,最后大家问文殊师利菩萨的看法,文殊菩萨认为“不二法门”就是不可用言语说明的,无法用意念去体会的,无法问答的。后来文殊菩萨转问维摩诘的意见,维摩诘默然,一句话不说。文殊菩萨看了有所体会地说:“善哉!善哉!原来真正的不二法门是不需要文字语言来形容的。”后来“不二法门”成为一句成语,除佛经原有意思外,经常是用来指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语义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类别用在“唯一途径”的表述上。
①多读多写是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
②合群敬业是让工作愉快的不二法门。
③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培养国力的不二法门。
④只要了解这个不二法门,心灵自然就能获得平静。
⑤勤劳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你想投机取巧是肯定会失败的。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