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全部完毕。
例子:至已丑为西兵所败,故境内残灭,殆无孑遗。(清・归庄《黄孝子传》)
几乎没有一点残存。《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①. 危。 如: 危殆。危乎殆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满足不贪心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
②. 大概,几乎。 如: 伤亡殆尽。
③. 古同“怠”,懈怠。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①. 单独,孤单。 如: 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孑遗生物(活化石)。
②. 〔~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
③.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①. 丢失。 如: 遗失。遗落。
②. 漏掉。 如: 遗忘。遗漏。
③.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 如: 补遗。路不拾遗。
④. 余,留。 如: 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⑤. 死人留下的。 如: 遗骨。遗言。遗嘱。
⑥. 不自觉地排泄。 如: 遗尿。遗精。
⑦.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如: 遗传。
⑧. 抛弃。 如: 遗弃。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