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比喻牢固不变。
例子:张平《抉择》:“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就永远会是一个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地方,就永远会是铁板一块。”
①.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②. 形容坚硬。 如: 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③. 形容确定不移。 如: 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④. 形容刚正。 如: 铁面无私。
⑤. 形容表情严肃。 如: 他总是铁着脸。
⑥. 黑色。 如: 铁骊。铁青。
⑦. 兵器的代称。 如: 手无寸铁。
⑧. 姓。
①.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 如: 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②.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 如: 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③. 不灵活,少变化。 如: 死板。呆板。
④.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 如: 板着脸。
⑤. 见“老”字“老板”。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①.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 如: 土块儿。
②.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 如: 一块地。两块糖。
③.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 如: 一块钱。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