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珠妓情殉》:“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正音:“暴”,读作“pù”,不能读作“bào”。
辨析: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孟子游历到齐国时,对齐宣王也无能为力。他认为齐宣王并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受到好的方面的熏陶,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又接连冷冻十天。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语本《孟子・告子上》。后用“一暴十寒”比喻人学习或工作不能有所坚持,缺乏恒心。
孟子曰:“无[1]乎王之[2]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3]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4]至矣,吾如有[5]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后人尊称他为“亚圣”。当时人们对于齐王管理政事没什么成就很不满意,虽然齐王并未采纳孟子的观点,但他仍帮齐王解释,说:“不要认为这是因为大王不够聪明。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没有办法存活。我跟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么用呢?”此段话见载于《孟子・告子上》。后来原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演变为“一暴十寒”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
语义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贬义。
类别用在“意志不坚”的表述上。
①为学要有耐心,不能一暴十寒。
②学习贵在持恒,不能一暴十寒。
③你要力戒一暴十寒习性,才能成功。
④要学就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暴十寒。
⑤进德修业贵在持恒,一暴十寒难有成就。
⑥学习外语就要努力不懈,切忌一暴十寒。
⑦老师勉励我们,凡事以恒,切忌一暴十寒。
⑧像他这种一暴十寒的态度,什么事都学不好。
⑨我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一暴十寒的习性。
⑩你才读一下书就看半天电视,不是一暴十寒是什么?
⑪你这一暴十寒的态度,到底是懒呢,还是故意推拖?
⑫坚持不懈是成功的要件,一暴十寒则是弱者的借口。
⑬这些年我也上了几次补习班,但都是一暴十寒,白浪费钱而已。
⑭老王太极拳打得好,不像我一暴十寒地学了五六年,结果什么也没学成。
形音暴,音pù。同“曝”,曝晒的意思。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