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冷淡;冷漠。
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明・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叶圣陶《英文教授》)
正音:“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ú”。
辨析:见“漠然置之”。
谜语: 最没爱心的人 (谜底:漠不关心)
冷冷淡淡,不加关心。※语或出明・朱之瑜〈与冈崎昌纯书〉二首之二。△“漫不经心”
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其言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厚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愿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为量。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于一身之[1],[2]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虽世莫之宗,其栖栖皇皇之心,固无已也。仆在此屡有启迪,疑上公漫无可否,故连年坚欲求去,台下之所知也。特为贵邦风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为主,非似中华进退皆自裁酌,欲去则翩然高举,无有以绦笼之者。是故身虽勉留,居常怏怏。
[1]荣瘁:荣华富贵或劳累失意。瘁,音cuì,困病,失意。
[2]禄食:官吏的俸禄。
“漠不关心”的“漠”,是冷漠、冷淡的意思。明・朱之瑜在〈与冈崎昌纯书〉二首之二中提到,君子忧虑天下苍生的福祉,对于自己的荣华富贵或劳累失意,却“漠不关心”。此后,就用“漠不关心”形容冷冷淡淡,不加关心。
语义指冷冷淡淡,不加关心。
类别用在“冷淡漠视”的表述上。
①对民生需求,有为的执政者不能漠不关心。
②他漠不关心地说道︰“这事与我不相干。”
③只要事不关己,他总是漠不关心,真太自私啊!
④这件攸关公司成败的事,他却漠不关心,令人费解。
⑤对于社会上的弱势团体应该热忱相助,怎可漠不关心?
⑥小明是自私的人,凡事只想到自己,对旁人都漠不关心。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
仅显示前 120 个成语的接龙